浸渍镀膜是一种精确控制材料浸入和提拉出液相,从而将液体中的目标分子固定在材料表面的手段。许多化学和纳米材料相关的学术和工业界的研究项目都会使用到浸渍镀膜技术。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薄膜浸渍的最终状态。可以通过控制基材表面功能化、浸入时间、提拉速度、浸入次数、溶液组成、浓度和温度、多个浸渍溶液的顺序以及环境湿度等多种因素来制造出各种各样、具有不同结构和厚度的薄膜。 即使在基材体积庞大,形状复杂的情况下,浸渍镀膜技术也能提供均匀、高质量的薄膜。

浸渍镀膜技术可以通过自组装和溶胶-凝胶方法制备薄膜。 自组装可以使膜的厚度恰好为一个单层。溶胶-凝胶方法通过调整沉积速率和溶液粘度达到精确控制膜厚。

自组装

自组装行为是单分子自发组织或组装成更为复杂结构的过程,其通常通过单分子在溶液或气相中做布朗运动,直到达到能量最小的稳定结构。

自组装对于纳米生物分子技术至关重要,并且是一种用于组装原子级精确器件、非常有前途的方法。自组装结构中的组分仅根据其结构性质(或原子/分子自组装情况下的化学性质)即可找到其合适的位置。自组装并不局限于纳米层面,它可以在任何尺度上完成,这使其成为一种强大的自下而上的组装方法。

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在溶液中组装成更大的聚集体,形状从圆球到圆棒都有。而如果将表面功能化的固体基材浸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液体中,单分子层可以通过诸如物理吸附、共价结合或者静电相互作用等驱动力在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是一种二维尺度膜,仅一个分子厚,在界面处共价组织或组装。 SAM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硫醇与金表面的反应。 另一个例子是硅烷与玻璃、石英或二氧化硅表面的反应。

溶胶-凝胶

溶胶-凝胶技术是一种在材料科学中广泛使用的镀膜方法,其可以创建保护涂层、光学涂层和陶瓷膜等。该技术从缩聚物的水解(溶胶)开始逐渐产生凝胶。 该凝胶是包含液相(溶剂)和固相(集成网络,通常为聚合物网络)的两相体系。 逐步降低凝胶中液体的比例,剩下的液体可以通过干燥除去,通过热处理方法调整沉积在固体表面的凝胶材料性质。

层层自组装

层层自组装(LBL)是一种简单且相对便宜的、用于交替沉积薄膜的方法。 通过交替地沉积相反电荷的镀膜来形成薄膜,从而达到对膜厚度的精确控制:连续交替地沉积带有负/正电的薄膜层,直到达到所需的厚度。

KSV NIMA浸渍镀膜仪是一款由计算机控制、功能强大的精密镀膜仪器。

跳转留言